兮心读书

寇可往 (第1/5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兮心读书】地址:huida1982.net

吕雉目赤欲裂,差点扑过去和刘邦拼了。

“别掐!别掐!娥狗,你这脾气什么时候能改改!你细想想,如意岂是当文帝的料?”刘邦一个熟练地闪避,他这时格外清醒,直接在评论区发问:“汉文帝是谁?”吕雉被愤怒冲散的理智因这句话渐渐汇拢,是啊,文帝这个谥号可非同一般!不可能是盈儿,当然也不可能是刘如意那个面和心奸之辈!那是谁?那盈儿呢.....

林菱一边听爷爷说历史一边留心着直播间,但大家似乎都在专心听讲似的,又变得像头天直播的晚上一样安静,她被太阳晒得有点困,正打了个哈欠,忽然眼尖看到一行字冒了出来。出了村子上了县道,因接下来有急弯,这儿设置了一个红绿灯,正好在等红灯,爷爷的声音停顿了下来,林菱便小声补充道:[刘老三问汉文帝是谁?是刘恒啊。刘邦第四个儿子,母亲是薄姬。我记得汉惠帝刘盈早死,不过我不记得他当了几年皇帝了,后面吕后先后扶持两位少帝登基,从此开始了吕雉两度临朝称制、执掌天下的时期。但吕雉做得特别好,她与民休息、鼓励生产、修改汉法等等,《史记》评价她:“政不出房户,天下晏然;刑罚罕用,罪人是希;民务稼穑,衣食滋殖”,对吕雉拿权时期做出了极大肯定。要知道,这样正面又公正的评价在历史上用在临朝的太后身上,是极为罕见的,从侧面也能看得出,吕雉执政时期做得有多令人佩服了。但是,吕雉去世后,朝臣们以后少帝刘弘非刘盈亲生子为由,将其废了,又诛杀吕氏族人,改拥立代王刘恒为帝。所以刘恒虽然是刘邦的儿子,却是汉朝第四位皇帝了。不过啊,也正因吕雉执政为大汉打下了坚实的基础,哪怕汉初皇位更迭频繁,却也没有生出多大乱子,反而越发强盛了。]一问问出来巨大信息量,将刘邦都听呆了。

反倒是吕雉,听见汉惠帝刘盈五个字就松了口气。

不论如何,最终还是她赢了!

后来又听见仙迹说盈儿早死,吕雉终究是难忍悲痛,再怎么不好,是自己的孩子,骤然听到他的死讯,心中还是会感到悲哀。而自己之后两度临朝,前后又拥立了两个皇帝,以妇人之躯独自支撑朝堂,那一定是很艰难的时候吧?不知有多少人会辱骂她牝鸡司晨、窃权乱政!但仙迹却说她执政期间“天下虽然”、“衣食滋殖”。

她怔怔地落下眼泪。

刘邦不喜她,儿子没了,朝臣们骂她,吕家也因她被除尽,短短几句话便凝结成了她风雨飘摇的后半生,这一字一句她听得恍若心头刀割,谁知,仙迹竟说:“她做得特别好。”而大汉未来的史官也没有污蔑她。

足够了,足够了。

吕雉微微低下头,拭去了泪水。

“你......"

刘邦转头想说什么,却见吕雉悄悄拭泪,不禁叹了口气,颓然坐在地上

他心想,他的预感果然没错,他死后这江山哪个儿子也没靠住.....

最终还是依靠吕雉。

至于刘恒......

刘邦在脑中的犄角旮旯翻找了半天终于想起了这个儿子,没法子,刘恒与薄姬在

央宫真是

无声无息的一对母子。这薄姬原本是魏王魏豹的姬妾,魏豹被韩信所败后,姬妾都被收入掖庭织布的工坊,后薄姬因姿色

不俗被喜欢寡-妇的刘邦纳入后宫,但美人那么多,刘邦也很少宠幸她。

去年,她已经随七岁的刘恒一同前往晋阳就封了。

如今已知道恒儿这小子干得不错,刘邦便忽然起了个念头:咱有个现成的汉文帝,还要什么汉惠帝、前后少帝?至于如意,便给他封王,远远打发到封地去便是。大汉完全不必再经历一回皇位动荡!至于戚夫人会不会闹?那完全不在刘邦考虑的范畴之中,大汉江山与爱子爱妾孰轻孰重,刘邦心里门清!从今往后,刘恒就是他刘邦最爱的儿子了,不,是嫡子!

但.....这事儿也得吕雉点头同意才办得成

将儿女强硬护在羽翼下几十年的吕雉,真的会同意吗?

不,刘邦眼眸深沉了起来,以他对吕雉的了解,她绝不会允许帝位落到刘盈之外任何人手里,除非刘盈已死。....?

这个想法只是刚刚浮现在脑海,刘邦就感到身后一道锐利如刀的视线,刘邦又一个激灵,他知道是与他相伴了半辈子的吕难洞察了他。吕雉太知道刘邦的性子了,他为了大汉江山,什么都做得出来。

“盈儿寿数不长,如此你都还容不下吗?”吕雉含泪厉声质问道,“他是你的嫡长子,是我唯一的儿子!刘季,不怕遭报应吗!”刘邦头疼不已。

贞观年间。李世民最推崇的皇帝,不是尧舜成汤文王武王之流的著名圣君,不是缔造大汉的刘邦,也不是雄才大略为大汉塑魂的汉武帝,正是汉文帝刘恒!他为仙迹没有略过汉文帝直接讲述卫霍而高兴:“先前有大臣上书,说西宫地势低洼,潮湿积雨,不利朕之康健,想为朕营造一座高阁,朕想到昔年汉文帝欲起露台,找来宫匠询问花费,得知造一座露台需费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潜规则[穿书] 漂亮女配有什么错呢 重回杀马特时代掰弯年级第一 裴主播今天还在暗恋学长吗? 女主她是地府关系户 被吸血鬼室友盯上后 [红楼]贾璋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