兮心读书

27、线装书·序言·图书馆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兮心读书】地址:huida1982.net

李承乾还没想好让什么人去帮他找棉花。前世跟随他的手下,现在大部分都还是小屁孩。他又还没及冠,朝中大臣虽然会看在他是太子的份上帮点小忙,但还不至于结交讨好年仅九岁的太子。如果他不想

去求助阿耶的话,手下能用的人就只有长孙家和高家的亲戚。

李承乾正思考着,便有宫人来报,说长孙家庆求见。

李承乾连忙道:“快把表兄请进来。”

长孙家庆进殿之后,先对着李承乾行礼,然后才从怀里掏出几本线装书放在李承乾的案前:“殿下,这是目前试印好的《伤寒杂病论》,请您过目。”

李承乾笑道:“在我宫内,表兄不必如此拘谨,坐吧。你先吃些茶点,我仔细看看。”

长孙家庆又恭敬地行了一礼:“多谢殿下。”

李承乾开始仔细查看起这本装订好的《伤寒杂病论》。

《伤寒杂病论》是汉代名医张仲景写的,后来逐渐失传。直到晋人王叔和将各种残本抄本重新整理,才让这本书重新现世。

只是从晋朝到唐初,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。陷唐时期虽然有胜版印刷术但大多用于刻印佛经或是儒家经典,很少会用来印刷医书。李承的交给面权、孙思邀等人校对的《伤寒杂病论》底本,也是官中的

手抄藏书,难免会有抄错、抄漏或是字迹模糊不清的情况。再加上汉代、晋代很多药材的名字和现在的药材可能会有所差异,所以还需要甄权、孙思邈等人加以注释、修正。

李承乾仔细翻看了整本印刻好的《伤庭杂病论》,字迹印刷清晰,有句读标点和底下的各种注释,甚至对于某些药方中容易混者的药材,还特意画了草药的图避免误采,在目前这个时代可以算是很出色的

医药类书籍了。

李承乾满意地笑了笑,对长孙家庆说道:“这些日子,辛苦表兄了。”

长孙家庆连忙起身行礼:“不敢不敢,成书一事是甄医和孙医的功劳。能这么快将此书印成,还多亏了殿下之前所提的铜活字印刷之法。”

李承乾笑道:“表兄实在不必过谦,印刻之事涉及人力钱粮极多,我看过表兄之前报上来的账目,并无缺漏之处。表兄能将此事打理得井井有条,自然有表兄的一份功劳。走吧,随我去显德殿见阿

耶。”

长孙家庆一下子愣住,不免有些结结巴巴的:“还、还需要去拜见陛下吗?”

李承乾道:“我既要让此书发行天下,自然需要找阿耶为此书作序。走吧,家庆表兄。”

……

东宫显德殿内。

李世民正在和群臣商议访贤访后之事。没办法,李世民是马上打下的天下,他身边的人才除了房玄龄杜如响之外,大部分都是武将出身。所以面对急需人才建设大唐的局面,李世民除了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之外,还需要访贤访后。

所谓访贤,就是去找那些隐居民间的有才能的人,至于访后,则是去找之前几个朝代中有名的大臣的后代。这些名臣的后代就算 时间落魄了,但家中至少还有藏书,又受到先祖思想品德的秉陶,出人才的概率比较高,比在民间大海捞针强多了。

听闻太子李承乾求见,李世民干脆停下,看看长子会有什么事。

李承乾走进来的时候才发现,殿内房玄龄、杜如晦、长孙无忌、魏征等人都在。他先对着父亲李世民行礼,然后殿内的大臣又纷纷向他这个太子见礼。至于紧跟着进来的长孙家庆,因为在殿内他地位最低,只能依次向众人行礼。

李世民道:“承乾来此,是有什么事吗?”

李承乾把长孙家庆交给他的线装书命内侍呈交给父亲,解释道:“阿耶,这是试印的《伤寒杂病论》,我想请阿耶为它作序,发行全国。”

李世民翻了翻这几册线装书,有些诧异道:“这书怎么是这样装订的?与往常的书似乎不大一样?”

唐代书籍的装帧方式多以简册、卷轴装、经折装为主。简册就是用竹简或木简编连成册,李承乾在官中藏书处找到的很多珍贵的古书,至今还是写在竹简上的。卷轴装则是把文章写在很长的 张纸上,

未端粘一根木轴或竹轴,不用的时候可以把整卷书卷成一个圆柱体,方便使用。经折装顾名思义,就像古代的佛教经书一样,有很长的一条,收起来的时候会变成“折本”。

至于李世民手上的线装书,宋代才开始出现,并在明代盛行。

李承乾让长孙家庆装帧《伤寒杂病论》时,就采用了线装书的装帧方法。

李承乾答道:“《伤寒杂病论》大约有五万多字,再加上两位医者校正批注,便有六万字了,若是用经折装,书就会变得太厚,而且读起来也不方便。”

李世民连连点头:“这个装帧方法倒是不错。”用卷轴装、经折装装订的书实在太长,万一掉在地上,往外一滚,就会出现很长的一条纸,收抬起来极不方便。

长孙无忌作为皇亲国戚,率先对李世民道:“陛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摊牌爱意 师母带我改嫁八次 白月光破棺而出 穿成年羹尧的女儿 娇姝 我,幕后黑手 祂们为何都这样看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