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兮心读书】地址:huida1982.net
道是不是真的,就是四川那边想修路,好连接附近几个经济中心,但是省里面规划的路线要占用祭祀刘备的昭烈庙,如果要修路,就得拆了昭烈庙。
因为涉及到历史遗址,有人反对也有人赞同,当时市长就把各方相关人员叫来开了个扩大会议,但开会讨论了很多天也是争执不下,商量不出一个决定来。直到有个人说了一句:“那武侯祠还在昭烈庙里呢?那该怎么安排?”
这话一出好了,所有人都沉默了,很快达成了一致决定——必须修改原有的规划路线,坚决不动昭烈庙了,直接绕过去!
我看评论也很有意思,网友辣评:刘备怎么也想不到,两千多年后,他的丞相还能再保他的主公一次。
还有另一个网友说:那市长要是同意了拆昭烈庙和武侯祠,估计要“名留青屎”了。真的,动昭烈庙可能还好,但要是动武侯祠,会被蜀地百姓一人一口唾沫淹死。】
诸葛亮先是一惊:“武侯?”
他竟成了武侯?
后又是一~大惊:“后人为他立庙了……”
最后更是惊掉下巴:“什么叫武侯祠在昭昭烈庙里?!这这这这……臣子怎能与君王共享祠庙香火!这不合规矩!”
他怎能享先帝香火,折煞他了!
他先前听到自己病逝军中都没有那么激动,如今连忙询问:
【阿斗的人形外挂:武侯祠怎么会在昭烈庙里?】
林菱正嘟囔五叔爷爷怎么还不出来不会掉进厕所了吧,就看到网友的问题,于是捂嘴偷笑:
【这得问老朱的好儿子朱椿啊!】
明朝,朱元璋本来认认真真跟儿子们看仙迹,他现在已经专门腾出了一间殿用来看仙迹,学着林菱去不夜城看表演的模样,正对着自个的墙用来投放仙迹,然后放上两三排小马扎,让儿子们好好听讲,好以史为鉴。
而且,因为讲的不是明朝的那些事儿,今日殿中的父子氛围倒是格外平和。
直到林菱这句话,朱元璋怎么都没想到这事儿还能扯到他的小儿子头上。
这孩子干啥了?
他扭头去看听仙迹听得打瞌睡朱椿。
短短胖胖的三岁小儿乖乖又努力地坐在小马扎,已经困得东倒西歪,脑袋像小鸡啄米似的,一点一点的。
没等他问,林菱已经为众人解惑了。
【诸葛亮刚去世不久,蜀汉各地郡县、各族百姓就纷纷上书给刘禅,要求为诸葛丞相立庙祭祀,而且还要求要在成都立庙,但刘禅想了半天后来没有同意。
倒不是阿斗不爱他的相父,而是在当时的礼制来看,这属于“抢老刘家香火”了,刘汉身为皇室的宗庙在成都,怎么能搞两个宗庙?
而是诸葛亮还是臣子。
但是放任百姓私自巷祭野祀也不好,最后刘禅做了个折中的选择——他在汉中勉县、武侯墓附近立了个武侯祠。】
诸葛亮松了一口气,还有些欣慰地点点头:不错,他不希望立庙,甚至死后,只愿不树不封,薄葬而已。想必阿斗还是听话的,做事也有道理,这孩子以后长大了啊!
【等蜀汉灭亡以后,刘备的墓就算不上皇家宗庙了,那把武侯祠迁到成都也不会僭越了。
于是两晋的时候,占据蜀中的割据势力李雄就把武侯祠迁到成都,所以唐朝杜甫才会写“丞相祠堂何处寻,锦官城外柏森森”[注2]。
插一句……不知道为什么每次读这句诗,我都容易看成“锦官城外帕金森”,也是没谁了。】
诸葛亮顿时有点不祥的预感:怎么又冒出来一个两晋?蜀汉覆灭,最终统一天下的不是曹贼,也不是孙吴吗?
【到明初,朱元璋的儿子朱椿被封为蜀王,他来成都就封的时候发现,武侯祠香火特别旺盛,每天都是乌泱泱来上香的人,而刘备的昭烈庙却人烟稀少。
他觉得这样实在不合君臣之礼,怎么臣子的香火能比皇帝的多呢?但是老百姓爱去哪里上香就去哪里,官府藩王也管不着啊?
于是这个大聪明灵机一动,下令把整个武侯祠都搬进昭烈庙里,这样刘备就能蹭诸葛丞相的香火,不至于门庭冷落了!
但朱椿没想到,从此民间就将昭烈庙称为武侯祠,老百姓大多不认得字,看不懂大门的牌匾上刻的是什么字,他们也压根就不在乎里面还供了个什么皇帝,他们只知道武侯搬进去了,那从此这以后就叫武侯祠了。
没毛病啊哈哈哈。】
诸葛亮:“……”
朱元璋:“……”
他深感丢脸地扶住了额头,回头瞪了眼已经倒在哥哥们背上呼呼大睡的朱椿。
这孩子长大了怎么脑子缺根筋似的啊!
这时,蹲厕所蹲得腿麻得五叔爷爷终于出来了,他还死要面子地说:“五叔爷爷向来铁胃啊,肯定是早上那个酸汤水饺辣椒加太多了。”
林菱和林爷爷都煞有介事地点头赞同。
等五叔爷爷推着行李箱往前走,林菱才用另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