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才一秒记住【兮心读书】地址:huida1982.net
教导,是对老师的。
学习,是对学生的。
学校,是对官方的。
教育,是整个方方面面的诠释。
一个简单的‘学’字。
想要表达的,便是上面种种概括。
学记,后面的记,就更不用说,大家也都明白,便是记录这些事情的意思。
这还只是标题。
后面记人学,教之义。
既是帮忙解释‘学’,也同样引申出其他理解。
标题两个字,代表了那么多含义。
用现代的话来说,就是对方给你发送了一个超链接。
看着平平无奇,点开之后,全都是字!
全都是!
所以说五经难。
他们去年学的那三本,夫子们也不讲这是学习,只说通读,也是这个道理。
没想到的是,殷博士一来,便要他们解意,还要从源头开始解。
学生们之前接触得浅显,显然猛然一听,只觉得头都大了。
殷博士看着笑眯眯地,立刻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。
而殷博士根本不用翻书,所有的内容张口便来。
仿若整本《礼记》都在脑子里一样。
那可是十万字的礼记。
太厉害了吧。
这也佐证他方才说浙东余姚读书风气之盛。
如果说对礼记本篇熟练的话,那引经据典,就更让人侧目。
殷博士依旧背着手,慢慢走着:“朱子在《仪礼经传通解》中解释过,本篇说的便是古代教人,传道,授业的顺序。”
“还讲了教育的得失以及教育兴废的缘故。”
“所以这篇叫学记。”
说着,殷博士又点了纪元:“《学记》第二段最后一句的内容为,《说命》曰,念终始典于学。这是什么意思。”
《说命》?
其他学生看着礼记第十八篇。
没找到这两个字啊。
倒是有个《兑命》。
哦,是同一篇的不同名字,就像红楼梦又叫石头记一样。
这个时代并没有红楼梦,只是做个比方。
好在纪元反应得快,也看到那句话,立刻回答殷博士的问题:“意思是,自始至终都惦记着学习。”
殷博士觉得有趣,想继续问,却看其他学生已经茫然了,笑着道:“好了,先通读吧。”
不过最后还是总结道:“念终始典于学,殷博士我是如此,不管是举人也好,以后考上进士也好,做官也罢。”
“读书始终是要坚持的,所以不用管什么功名,读就对了。”
其实殷博士还想再问,但只有纪元读过整本礼记,不好再说。
他倒是想知道,纪元学了多少,又学了多深。
接着便换了秀才博士过来。
讲课的方式,大家就能接受了。
一句句跟着朗诵,博士再解释其中的意思。
这便是通读。
也是去年学其他三经的方法。
原来浅浅地学一遍,是这个意思。
虽然这个“浅浅”学,已经让很多学生痛不欲生。
如果往深了学,那是什么场景?
殷博士刚刚一番话,让众人脑子都有点打弯。
主要还是殷博士的问题对他们来说,问得杂,又问得细。
一会朱子的《礼仪经传通解》,一会《说命》,再回到礼记原本。
脑子不转几下,都不知道问的是什么问题。
其实殷博士并非故意为难大家,而是按照自己的习惯来教学。
而五经的难,也确实是这样。
刚刚提到,一个标题“学记”,便有那么多含义,便是一个“超链接”。
那正文里面字字都是超链接就算了。
超链接里面,还有超链接。
首先看殷博士方才说的《礼记·学记》第二段到底是什么内容。
玉不琢,不成器;人不学,不知道。是故之王者建国君民,教学为先。《兑命》曰:“念终始典于学。”其此之谓乎。
这是原文。
原文自然要逐字解释。
解释到最后,原文又引用了另一本书《兑命》里面的话。
为了不曲意思,那就要再把《兑命》原本读一遍,不说背诵,却要看到句子,就知道前后上下在说什么。
那如果《兑命》里,同样引用了其他典籍的话呢?
肯定还要再去读。
这超链接算是点不完了!
用现代吃瓜来比喻。
你看到一个歌手的八卦,立刻点进链接去看。
啊,这个八卦里,还有歌手朋友的瓜。
好吧,点进去再去看歌手朋友的瓜。
吃着吃着,有人跟你讲,只看歌手跟歌手朋友的瓜是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