兮心读书

第44章 (第2/3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兮心读书】地址:huida1982.net

了,一日三餐都有得吃,比贫苦百姓不知幸福多少倍了。朱元璋就私下跟马皇后吐槽,富贵人富贵病。总之,想吃茶点你自家带,他老朱就供午饭!后面也不知是不是官员们带小食风气太′猖狂'了点,朱元璋的午饭供应质量也越来越差了。

以前还有两菜一汤,汤菜还是热乎的,后面就变成一菜一汤,送过来差不多就凉了,最后居然变成一个菜,只有主食还是随你吃。

可那菜.….

文武官员都气鼓鼓。

你朱元璋是不是太过分了,狗食都比这好看啊。于是大家一起抗议,你朱元璋不能这么不体恤下属吧(抠门),这待遇不说变好,怎么还越来越差了呢。朱元璋就把骂'狗食不如'的官员充军了,然后大手一挥,唯一的一顿午饭供应也取消了,想吃啥好的,你自己想法子。

家里带也行,出钱让人做了送来也可,反正他老朱不负责了。

文武百官:“……“淦!

于是,发展到现在,各衙门办公的官员们,有条件的就从家里带,要么到点了,家里派仆人送饭到宫门口,宫人帮忙拿到各部衙门。

没条件的,就去距离宫城不远的庆祥街,这里一条街都是做生意的,街面上还有很多卖小食的摊贩,价格还算实惠,至少比起酒楼来说,这也是家产不丰,囊中羞涩的官员比较好的选择。

家里带饭的话,夏天容易嗖,冬天容易冷。所以,官员们要么是家里送,要么就在小街边摊将就将就。

刘松就属于家产不丰,囊中又很羞涩的“穷'官。他家道中落,父辈就没啥资产积累了,好歹家中还有书可读,熬过元末战乱,大明朝建立,他被举荐出仕,运气好被当时的御史中丞刘伯温看中,成了一名小御史,也算有点御史天赋吧,这就一路干到了如今的四品御史官职。官是升了,俸禄也随着官职涨了,可刘松这家境吧还越发清贫了。

这除了刘松本人性情固执、孤傲,不和官员同僚人情往来,自然也没有私下收点'贺礼'的缘故外,还有一个原因,那就是朱元璋。

朱元璋给官员开的俸禄是真不多,但养活一家几口人是没问题的,就是养活,养不富贵。

而朱元璋也不信,他手下的官真就靠着这点俸禄过活。那些家族底蕴深厚,家产丰富的,还有和地方豪强地主沾亲带故的,总之,他朱元璋如今的朝堂上,真正的贫苦出身,除了跟着他打仗的那一批老哥们,那还真没几个。但跟着他打仗的老哥们,他也论功行赏了,再不济也是个小地主了,后面他们还不知足,私下吞了不少地。而朱元璋建国初期是真缺人,加上他班底很缺文官人才,治国又跟打天下不同,不可能光靠武将。为了吸引文官人才,鼓励读书人出仕,朱元璋下令,出仕当官的可以减免一定数量的徭役赋税。洪武三年,朱元璋看科举选出的人质量实在太差,就是他缺人缺得眼干舌燥了,都勉强不了自己用一用那种差。所以洪武四年朱元璋就取消科举选人,让各地举荐才德品干好的实干人才,朝廷筛选,然后分配官职。另外朱元璋还建立国子学,让各地举荐优秀的读书人,放在国子学培养,而国子学也算是朱元璋用来培养人才的摇篮。

如今大明各处上任的官吏也有一些是从国子学出来的人了,可大明的官员,更多的还是那些在元朝也当过官,或是混得不错的地主豪强家族出身的人。

这些家族,经历过元朝,也熬过了战乱,依然盘踞在大明朝的大小地域。

所以官员们跟他朱元璋哭穷,哭待遇不好,朱元璋没一巴掌拍死他们,都觉得自己很仁慈了。

当然,像刘松这样出身清贫的官吏也有。

但朱元璋给的俸禄够养活一家人了,前提是……如果不养什么家仆,不养太多妾室,不和官场同僚人情往来,也不追求好一点的生活品质的话。

可这………真没几个官吏能做到。

大家私下里,为了改善生活,有时候也不得不小小的铤而走险一下。

总之,没出事前,人都是有侥幸心心理的嘛。当官的,还不是都为了过好日子。

刘松就属于少数能做到的那一边。

他家里人口也不多,老妻,刚成婚的儿子儿媳,还有出嫁的长女。

长女嫁到外地,如今刘松一家也就四口人,加上一个粗使婆子,一共需要养五口人。

按理来说,那点俸禄绰绰有余。

但很不幸的是,御史台这边找茬的御史太多了,有事要参,没事也要参,一些御史觉得笔墨纸砚贵,偶尔灵感闪过,胸中澎湃,他也会压抑着到御史台衙门才落笔写折子。

就是偶尔想写一篇文章了,那也要在衙门里写。御史台多的是像刘松这样清贫的人。

笔墨纸砚真的太贵了!

没想到,后面朱元璋嫌他们写的折子太多,浪费了他老朱的资源,于是御史台的笔墨纸砚供应一下子少了一半。于刘松等人来说,无异于晴天霹雳,雪上加霜。但现实的压力不能磨灭他们的热情,反而迎难而上。从那之后,大家写折子连草稿都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如遇章节错误,请点击报错(无需登陆)

新书推荐

冷焰 谬果[破镜重圆] 八零大杂院小富婆 大明话事人 柯南里的克学调查员 成为前任死敌的心魔后 怪物饲养员[无限]